日前,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下稱「佛山一院」)肝移植團隊成功完成該院首例腹腔鏡輔助成人全肝移植手術。與以往的肝移植手術不同,本次手術只需要小切口便能完成,不僅減少了手術創傷,而且外觀更為美觀,患者術後疼痛更輕,恢復更快。這是香港商報3月7日在佛山了解到的。
佛山一院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輔助成人全肝移植手術
術後第1天,患者黃先生(化名)便順利脫離了呼吸機和拔除了氣管插管,第2天轉入移植病房,病人已可以床邊活動,住院期間穩步恢復,目前已順利出院。「真想不到啊,肝移植也能做微創手術,術後疼痛很輕,恢復得這麼快,佛山市一好嘢!」黃先生興奮地說。
51歲的黃先生,因多年酗酒,罹患酒精性肝硬化。近一年來病情加重,發展為肝硬化失代償期,出現凝血功能異常,膽紅素水平持續升高。面對病痛的折磨,黃先生選擇「換肝」以求新生,並順利等來了肝源。
經綜合評估,黃先生的病情、腹腔空間大小、供肝體積等條件均符合進行腹腔鏡輔助成人全肝移植的要求。與常規腹腔鏡肝切除手術不同,患者肝硬化嚴重,靜脈曲張明顯,使得腹腔鏡下的暴露、游離、解剖等操作難度相對增大。該院肝移植團隊憑藉嫻熟的腔鏡技術不斷調整手術入路和策略,成功分離出肝動脈、門靜脈、膽總管及腔靜脈等,並充分游離左右肝臟,最後通過上腹部一個小切口取出病肝並植入新的肝臟,達到了與傳統肝移植手術同等的效果。術中,麻醉科團隊通過精細的麻醉管理為手術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手術歷時7.5小時,術中患者生命體徵平穩。
肝移植作為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急/慢性肝衰竭等終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的臨床應用,術後1年生存率超過90%,3年生存率超過80%,5年生存率超過70%。然而,由於技術要求高,手術操作複雜,傳統的肝移植手術,腹部切口巨大,切口長度可達40~50cm,呈「奔馳樣」或「倒T樣」切口,術中需要切除腹壁肌肉和橫斷皮膚神經,從而導致患者腹壁感覺與活動度減退、術後疼痛明顯,病人不敢下床活動等。
腹腔鏡輔助成人全肝移植是一種全新的微創肝移植手術方式和理念,目前僅在國內少數領先的移植中心有限度地開展,其核心技術需要在腹腔鏡下完成病肝的肝門部解剖、膽總管和肝動脈的離斷以及肝周韌帶的游離等關鍵步驟。該技術不僅減少了手術創傷,而且外觀更為美觀,患者術後疼痛更輕,恢復更快。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將為更多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償、肝癌等終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記者 盧偉 佛一宣)
頂圖:佛山一院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輔助成人全肝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