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感謝她!王琢一直想著我,總是給我送東西,這件衣服就是她給我的,還有大米、白面呢。」獨居老人王阿姨手指著身上的衣服熱情地對記者說。哈爾濱市香坊區大慶路街道旭升社區第五網格網格員王琢自從接管這片區域以來,每過半個月都會敲響王阿姨家的門,詢問老人近期的生活狀況,了解是否有需要社區協助解決的難題。了解到王阿姨沒有退休工資後,王琢主動協助她辦理城居保,為老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網格員王琢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基層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第五網格有307戶、617人,其中不乏低保戶、重度殘疾人與獨居老人,老舊小區居多,租戶流動大,信息收集與動態掌握困難重重。為此,王琢以「格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事、事不漏患」為原則,用「入戶溝通、電話聯繫、添加微信、關心關愛」四個工作法,為居民排憂解難。在「香鄰相知」入戶走訪中,王琢充分發揮四個工作法的作用,兩個月內完成307戶全覆蓋走訪。入戶溝通是他的「敲門磚」,走訪前,王琢會準備消防安全、惠民政策等宣傳資料,在特殊人群家中,他仔細排查隱患,認真傾聽訴求,現場能解決的問題絕不拖延;電話聯繫則是靈活補充,針對上班族和白天不在家的居民,他利用業餘時間致電溝通;添加微信拓寬溝通渠道,居民隨時發聲,他及時回應;關心關愛特殊群體更是貫穿工作始終,定期探訪孤寡老人,協助殘疾人辦理手續。
一次暴雨天,居民孫姐家衛生間反水,鄰居發現後第一時間想到電話聯繫王琢,他迅速趕來幫忙清理,及時避免了經濟損失。
通過四步工作法,王琢與居民建立起深厚信任,網格內信息更新及時,鄰里關係更加融洽。王琢以熱情與執著,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凡,用四步工作法奏響為民服務的溫暖樂章。(記者 王琳 通訊員 姚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