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房前房後都是垃圾,不僅有礙觀瞻還影響出行,現在垃圾清走了,村道也修整了,環境好了,心情也跟著好了。」自從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哈爾濱市香坊區朝陽鎮東升村的李大嫂每天都喜歡在自家的房前屋後溜達幾趟,最近她切實感受到了環境整治給村屯環境和村民精神面貌帶來的明顯變化。
香坊區朝陽鎮位於哈爾濱市南部,轄區面積超過50平方公里,哈爾濱的「南大門」坐落於區域內。朝陽鎮從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實現鄉村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入手,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全面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任務,對轄區內重點區域點位,包括龍飛路、102國道、學府東路、征儀南路、劍橋學院對面棚戶區及14個村屯、社區主幹道等開展全面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
面對域內面積廣,環境整治工作量大、資金短缺等情況特點,他們堅持問題導向,直面堵點難點,分類施策,靶向施治,全力攻堅。
政企聯動,合作共建。針對環境整治的資金難題,朝陽鎮主動作為,政企聯動,合作共建。龍飛路和學府東路交口處由於通行車流量大,周圍私搭亂建現象嚴重,造成長期大量車輛亂停亂放影響出行,周邊村民、企業和大量要求徹底進行整治的呼聲十分強烈。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朝陽鎮政府聯合企業,對該處進行全面改造,啟動建設了一座新能源停車場,計劃安裝充電樁141臺,目前已陸續投入使用。同時,還利用企業提供的設備,硬化龍飛路西側土路面11058平方米,加裝圍擋1500延長米;修復興生社區龜裂、破損路面45米,使該區域的環境秩序得到明顯改善,眾多駕駛員更是拍手稱快。
廣泛動員,多方助力。針對環境整治人員力量不足的實際,該鎮積極整合資源,多方聯動,爭取區城管局、園林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在多方的協力下,對通糧街等三條主街路開展了整治行動。全面清理街路兩側雜草,取締違規「小開荒」,同時,園林局還貼心提供了丁香樹苗,鎮政府計劃對通糧街單側長達1.2公里的區域,以及前宏路兩側約3000平方米的樹帶進行種植。屆時,原本植被分佈無序的區域將搖身一變,成為獨具特色的朝陽綠色景觀帶,不僅提升了顏值,還為村民打造了舒適宜人的生活空間。
攻堅克難,解決頑疾。聯合城管執法部門,依法對歷史遺留各類違建開展集中拆違行動。截至目前,已成功拆除歷史遺留違建274處,面積 8980平方米,回收並清理土地3.1萬平方米,拓展了公共空間。同時,針對轄區物流園周邊環境亂象開展專項整治,清理物流園兩側殭屍車、商戶佔道、廢棄集裝箱、私搭亂建共計43處,糾正違法停車300餘處,拆除違規牌匾95處,清理佔道經營、堆放等158處,有效解決了瓦盆窯出城口長期存在的髒亂擁堵問題。
民呼我應,行動迅速。哈平路哈職院和劍橋學院門前小吃車常年無序佔道經營,使主幹道髒亂差、晚高峰擁堵,群眾反映強烈。朝陽鎮不等不靠,經實地調研後進行了全面規劃,在劍橋學院對面建設餐飲長廊,對餐飲攤位進行規範化經營管理,將有效解決長期困擾周邊居民的環境問題,還將把該區域打造成為特色夜間亮化「商業集聚區」。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香坊區朝陽鎮共建設各種護欄圍擋800餘米,平整商混地面1200平方米,清理土地15750 平方米,清理亂停車300餘輛,粉刷牆體超過12000平方米。並對超過5500平方米土地進行了平整以及建設超過2100平米的黑色路面。與此同時對所有村屯社區主幹道進行一次全面的整治工作,現已經清理殭屍車10餘輛、整治違規牌匾95處、違建拆除187處、佔道經營185處、清理小廣告530 份、清理運送垃圾將近3000噸。(記者 王琳 通訊員 朱育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