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各地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今年提交了《關於用好國家免簽政策,深化港澳與內地商旅聯動》的提案。
朱鼎健表示,中央實施的「54國公民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是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能為區域旅遊經濟注入新動能。對於旅遊業仍處在復甦階段的香港和澳門,若能同時也受惠於國家最新的擴大免簽政策,以此為契機加強和內地的商旅聯動,不僅能拉動香港和澳門的本地旅遊消費,也能促進內地商旅發展,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化發展。
進一步推動簽證便利性升級,構建「暢遊全中國」免簽聯動機制
朱鼎健指出,目前,雖然有54個國家公民可以憑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內地停留240小時,但在實際來華安排上,還有如下不甚便利的地方,其一,他們如果從內地入境後想去香港或澳門,再從香港或澳門回內地則需要再次簽證。其二,國際遊客從香港和澳門進入深圳等內地城市後再次返回港澳視為出境。這對於那些既想在內地深度遊玩,又想體驗港澳魅力的國際遊客來說,還是存在諸多不便。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級經濟區域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商旅客人需要高頻進出內地和港澳開拓業務合作,而目前進出內地和港澳的簽證政策難以讓他們實現高效通行。建議從政策層面升級港澳和內地簽證互通的便利性,構建「暢遊全中國」免簽聯動機制,即:對於可以享受內地240小時免簽的54國旅客,允許他們在免簽期內多次往返內地和香港/澳門,打破單次入境限制,讓國際遊客充分享受「經港澳游中國」的便利性。例如,這些國際遊客從香港/澳門進入深圳後再次返港不視為出境,充分享受「一次簽證,兩地通行」,實現在港澳和內地「雙免簽」。
針對不同人群設立精細、精準化分類簽證
為了讓更多國際旅客更加便捷暢遊內地和港澳,朱鼎健建議,針對不同人群推出細分化的簽證政策,可以試行發放更為便利的簽證類型。例如,對於入境以商務為主,同期順帶旅行的人群,尤其是來參加重點展會如上海進博會、海南消博會、廣交會、深圳高交會、香港金融科技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澳門國際電影節等的外籍商務旅客,試行發放「會展通」簽證,允許其在會前7天至會後14天多次往返香港/澳門和內地,以滿足會展期間商旅人士頻密的流動需求。針對以家庭出遊為主的遊客,試行推出「家庭團聚旅遊簽」,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名主申請人滿足條件後,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自動獲簽,在免簽期內可多次往返港澳和內地。還可以試點推出「深度遊長期簽」,針對以文化、生態等主題為目的遊客,發放3-6個月簽證,要求其入境後必須到訪香港/澳門以及至少3個內地城市。
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打造 「泛體育」模式,以體育為核心形成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體育文化大生態的形成
大灣區全運會的舉辦,須注重會後綜合效應,建議通過政策支持和引導,在全運會周期內及未來大力發展「泛體育」模式,促進大灣區體育文化大生態的形成。以體育為核,以體育為媒,強化青少年廣泛參與的文化體育活動交流矩陣。交流矩陣包括體育文化節、各種形式的演唱會、藝術節、博覽會、科技體育展、體育明星進校園等項目和活動。並以此推動體育旅遊經濟,體育文化,體育產業的發展。(杜敬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