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奇巍峨歷千載,刀光劍影未更改。在歷史的長河裏,數不清的古寺慘遭劫難,而位於錦州義縣的奉國寺卻經歷五次險境後奇蹟般的保存了下來。
10月22日,頂著一場蕭瑟細雨,「千年古道 詩書之路2024中國著名作家遼西走廊文化行」來到錦州義縣奉國寺。天氣突變未改行動路線,甫一下車,寒涼的秋意即被景區工作人員一杯熱情的薑茶瞬間驅散。
進入奉國寺,了解了這裏的如故事般精彩的真實經歷,腦海中不禁想起那句臺詞——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有人說這裏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裏的臺詞,巧了!奉國寺正是這部獲獎電影的拍攝地之一。
奉國寺始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遼聖宗耶律隆緒在其母蕭綽(蕭太后)故里(宜州,今義縣)建造的皇家寺院,現存古建築包括內山門、牌樓、天王殿、鍾亭、碑亭、遼代大雄殿。其中主體建築大雄殿是中國古代建築遺存中,規模體量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築;大雄殿內較為完好地遺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精美的遼代彩繪泥塑造像群;另外,大雄殿的梁架彩畫、元明兩代壁畫、碑刻、匾額、石雕、木雕等珍貴文化遺產均精美至極、價值非凡,彰顯出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
歷經千年的風雨滄桑,奉國寺能夠保存至今實屬不易。據說其先後遭遇五次劫難,皆能化險為夷。第一次劫難是金滅遼,第二次是元滅金,第三次是元滅金後發生的一次八級大地震,這場地震讓奉國寺除了大雄寶殿之外的其他建築全部被毀。第四次劫難是 1948 年的遼瀋戰役,一枚炸彈從房頂破頂而入,落在釋迦牟尼佛像的手臂上,但連同另外兩枚掉落在寺院內的炮彈一樣,竟全都沒有爆炸。第五次劫難則來自上世紀 60 年代。硝煙浩劫已然過去,而當年那場大地震,大雄寶殿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是因為它純木結構完美地吸收了地震的震動。也正因如此,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評價其為「千年國寶、無上國寶,罕有的國寶」。
走進大雄寶殿,莊嚴肅穆撲面而來。殿內的七尊大佛均為遼代塑像,佛像通高 9 米,約三層樓高。站在佛像下面,一種震撼無以言表。整個大廳 1800 多平方米,只有 48 根頂樑柱支撐,不見一釘一鉚,卻能結實堅固。這些木結構的突出特點就是採用榫卯結構,嚴絲合縫,又有活動空間,再加上木頭的彈性,遇到地震時能以柔克剛,確保建築安然無損。走至中央一座佛像背後,竟還有一尊明代修建的彩塑倒座觀音像,據稱這也是國內不多見的男像觀音。
繞大雄寶殿一周,聽專家的詳細講解,觀建築這凝固的歷史。所以說,只有身臨其境,靜靜感受,才能體會穿越千年之滄桑。雨中見奉國寺,仿佛沉浸於歷史中,與風雨對話,忘世俗而超然。(記者 王藝橋 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