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美考古學家來到了江西省萬年縣境內的大源盆地西北端的陡峭山崖下的一個天然洞穴,這個萬年的深邃洞穴一躍成為稻作文化歷史上難以逾越的里程碑。
在萬年縣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中,中美農業考古隊發現了距今12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植硅石,這是世界上已知的早期栽培稻遺存。當萬年仙人洞的祖先們種下第一棵原始水稻時,華夏的農耕文化——稻作文化,便在此刻孕育而生。
跨越萬年的稻作歷史,這粒稻米承載著滄桑歲月,是怎樣傳承的?
一「粒」一世界 一「稻」一文明
鄱陽湖東南岸,沃野一片,四面環山,沿大源河溯水西上,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就在此間矗立了萬年。半月形的洞,形似一個木桶的吊環,走入其中仿佛穿越萬年。
中美農業聯合考古隊在仙人洞遺址西區地層發現了一個「小白塊」。經過植物考古、孢粉分析和年代測定等多學科研究和檢測手段後,考古學家驚喜地宣佈,這樣的「小白塊」竟然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
留美學者趙志軍博士採用植硅石分析方法,發現了野生稻植硅石逐漸減少、栽培稻植硅石逐漸增多的規律。
這樣的發現證實:野稻馴化是從萬餘年前的江西省萬年縣開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力證:「一萬年前,人類在江西萬年縣成功馴化出了栽培稻,這是人類稻作文化乃至人類農業文明形成與發展的一個重要發端。作為水稻研究人員,要感謝萬年保存、保護了這麼一個神奇的仙人洞遺址。」
仙人洞、吊桶環古文化遺址帶給世人的,不只有稻米,還發現有石鏟、蚌刀、蚌鐮、穿孔石器和石磨盤等原始農業工具、稻穀加工工具等。
野生稻植硅石、馴化栽培稻、古人類群體和稻作相關的工具……這一系列的發現,宣告萬年縣是世界稻作文化之源。2010年,萬年稻作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從「野草」到主糧,從國內到國外,萬年貢稻已經承襲了一萬多年。
萬年縣在長期的貢稻耕作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歌謠、節令、風俗、耕技等方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習俗,有民眾集體傳承,不少稻作習俗沿襲至今。其中,祭稻祖是最為重要的表現形式,「敬老有福,敬土有穀」「開秧門」「祭穀王」等農耕傳統構成了萬年稻作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傳承稻作文化和農耕文明的重要印跡,這些彌足珍貴的稻作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稻一生戀 一飯一世香
萬年,一座宛如仙境的縣城,世界著名農業考古學家馬尼士心中「上帝為稻米準備的寶地」,集多種礦物質於一身,山高壟深,日照充足,泉水潺潺。在這片土地上,萬年人世代耕耘,培育出了吸日月之精華,得山川之牛飲,挾人類之靈長,經風雨之礪節的萬年貢米。
沐薰風、喝山泉、不打藥、不擦「粉」,高聳的稻杆,芒長而秀美,萬年貢米因此享有「一畝稻花香十裏,一家煮飯百家香」的美譽。
萬年貢米,原名叫「塢源早」。其穀粒修長,針芒頂端,三粒一寸,粒細體長,光潔透亮,香糯不膩,有「五穀之冠」之稱。
南北朝的一位皇帝南巡途中更是差人在萬年縣的荷橋一帶找到了夢中的「三寸粒」稻米,其質地之上乘令皇帝下令萬年縣「代代耕種,歲歲納貢」,萬年貢米由此名揚大江南北。
北有五常大米,南有萬年貢米。如今的萬年貢米,已從昔日的宮廷珍品,化作千家萬戶餐桌上的常客,萬年百姓對萬年貢米那份香醇滋味的熱愛與執著亦如古人般熾熱而深沉。
在萬年稻作文化原產地——裴梅鎮,曹建金每年不辭辛勞為省內外的大學生及遊客奉上超過百場的稻作文化精彩演講,甚至親自下田示範插秧、割稻,將萬年稻作文化瑰寶傳遞給更多人。
「不是本職工作,只為熱愛,為的就是守護老祖宗留下的這片土地,守護這種具有鄉愁的稻香和那一口永遠無法忘懷的味道。」曹建金以此為樂、甘之如飴的樸素之言盡顯真情。
曹建金說,每次在田間與遊客共唱那流傳千古的《耘禾歌》時,他仿佛被賦予了無盡的力量,與先賢心靈相通,深切感受到作為萬年稻作文化傳承者的責任與榮耀。
曹建金們懷揣對土地的深情、對稻作文化的熱愛,對稻香的迷戀,對故土的眷戀,堅守在那片原生態的希望的稻香田野上。
當「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旋律響起,它既觸動了每一個聆聽者的心弦,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正是這一萬年的相依相伴,讓萬年人對萬年貢米的深情融入血脈,成為不朽的傳奇。(黃穎 劉晗 圖片 萬年縣融媒體中心)
頂圖:萬年仙人洞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