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三大指數基本維持早盤全面上漲格局,但整體勢頭有所減弱。盤面上,消費電子、大消費板塊、軍工、紡織服裝出海、海外供應鏈等板塊個股漲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漲1.16%,報3223.64點;深成指漲2.25%,報9754.64點;創業板指漲2.27%,報1900.53點;科創50指數漲1.09%,報991.22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6094.68億元,市場超4900股上漲。
機構看盤
中國銀河證券: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2025年傳媒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近期市場波動較大,短期建議關注受關稅影響相對較小的內需型消費板塊,該行認為,後續政策剌激力度有望進一步增強,長期來看可選消費領域相關子版塊有望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增長。
廣發證券:展望未來,為了對沖關稅衝擊,對內一方面大概率會增加逆周期調節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新質生產力推進科技立國。待美國國內壓力明顯增大後,再觀察有沒有可能通過談判帶來更多變化。此時紅利有超額,比如水電、出版,在短期全球risk off(避險)之後,A股可能逐步開始交易國內增加逆周期調節力度、科技立國自主可控、中美談判等預期。結構上,圍繞對沖關稅的手段來梳理投資機會,可能包括:財政對沖(服務消費、生育養老、性價比消費);科技立國(國內雲大廠產業鏈、端側產業鏈、軍工電子);外需突圍。
國海證券:建議關注四個方面的投資機會:1)自主崛起新階段,自主崛起大周期維度進入高端化發展的戰略進攻時刻,具有30萬元以上優質供給的車企有望明顯受益;2)高階智駕「平價化」有望大幅提升高階智駕滲透率,領先整車和相關零部件受益;3)出口環境較為複雜,看好自身經營周期向上的優質零部件;4)商用車方面,重卡內需三年低位運行,2025年有望恢復,客車領域有望內需出口繼續向上。
方正證券:國有資本增持、保險資金入市、上市公司回購等一系列增量資金持續入場,對於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有着多方面積極意義。 從中長期看,增量資金耐心資本有利於擴大機構投資者佔比、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提振信心、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等。從短期看,持續流入的增量資金為A股市場帶來了更多活水,保障了市場的流動性支持,更體現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堅定信心。近年來國內推動增量資金入市相關政策制度也在不斷完善,鼓勵耐心資本加大權益投資的措施紛紛出台、不斷落地。隨着相關政策措施效果陸續顯現,預計2025年會有更多的增量資金進入A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