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體育園首場國際盛事,一連三天的國際七人欖球賽昨日(30日)圓滿閉幕。於此更盛大的香港新地標場館,迎來了更澎湃的人氣,也締造更龐大的機遇。承接「盛匯三月」的高潮與經驗,香港盛事經濟可望更上層樓,主場經濟同樣更是大有可為。
體育園今次通過真正大考,帶來象徵意義與實際意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別於過往的演習以至開幕式,國際七欖既是園區首場大實戰,首以私人商營模式舉行,更把香港這個年度國際盛事,首次提高到世界一流的新台階上演。此前坊間擔心出現狀況,但在官方良好統籌及各方全力配合下,活動不單順利完成,市民反應亦甚正面。
譬如人流管控,七欖期間數以萬計的市民和旅客在園區穿梭往來,整體秩序井然,沒有出現混亂。又如人潮聚散,三天賽事同樣有序,這固然有賴於此前演練成果,政府跟各交通工具都協調得宜,各跨境口岸亦提供了充裕運力。另外噪音方面,周六日比賽均打開天幕,但由於設計得宜,即使場內熱情吶喊,鄰近居民都不感到被滋擾。連場激戰,加上微雨,草地質素亦維持良好。園內生意更是丁財兩旺,場內氣氛很好感染場外。這一切皆見體育園整體運作堪稱上乘。
展望未來,體育園尚要總結經驗,持續改善,爭取更佳成績。其一,盛事經濟所帶動的消費效益,可再進一步擴大。園區剛開放不久,許多市民首次過來,尚不熟悉周圍環境,包括有何飲食或購物好去處,故園區內的引流指示必須清晰,不單要讓遊人知道場館位置,還要把握人群聚集之機去促進引導消費,把消費力量輻射到園區內外鄰近各處,包括可以提早前來和延遲歸程,漫步暢遊一帶絕對是個好體驗,而商界也理所當然地要出盡法寶把握機遇,乘盛事東風做好宣傳推廣及促銷工作。其二,做大盛事經濟的同時,也可一併做大主場經濟,把更豐富的活動帶到啟德體育園,用好用盡這個新舞台,從而把香港盛事之都招牌擦得更亮,令啟德這個新發展區旺上加旺。事實上,啟德體育園不限於舉辦體育活動,最快下周便有Coldplay演唱會,之後亦有本地及兩岸歌手接踵而來,當局透露活動已預約至明年上半年;把啟德體育園發展為潮人朝聖之地,「不到啟德非頂流」,並吸引及開創更多盛事以香港為主場,且要爭取「恆常化、多元化、國際化」,皆為未來做大做強的必由方向。要有效傳揚啟德體育園的名片,尚可多動腦筋;除了傳統與現代兼備的開幕式與閉幕式,昨日有關方面且特意安排飛機低飛掠過場館,在向舊啟德機場100周年紀念致敬之餘,也形同自製明信片讓市民及旅客重溫回味香港特色。至於門票安排,政府透露有意改革,冀未來全面採用電子票,及研究應否設立另一售票平台等,也是回應民意及與國際接軌的方向。
七欖啟德開門紅,印證香港盛事經濟及主場經濟大有可為,示範效應之下,爭取吸引更多國際大型盛事落戶香港。啟德體育園絕對有條件辦好盛事,「一國兩制」下香港也絕對有能力把盛事效益擴大。對於這個愈來愈受香港人鍾愛的休閒娛樂新區,大家均期待未來可發展為世界各地表演者與觀眾們的新朝聖地。(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