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去年接獲688宗教育服務投訴,今年1月則有94宗。當中部分個案涉及進修課程,投訴內容包括課程顧問承諾提供「100%退款保證」,但當投訴人認為課程內容與宣傳不符並要求退款時,商戶卻以各種理由拒絕;另有課程標榜為學員「度身訂造資產增值策略」,實際上卻是推銷投資海外物業的代辦服務。
消委會引述一宗個案指,投訴人透過社交媒體留意到某公司推出社交媒體廣告營商線上課程,學費高達87000元。投訴人完成免費諮詢後,獲課程顧問承諾可分10期繳付學費,每月費用為8700元,另需向相關社交媒體平台支付520元廣告費。顧問更聲稱,曾有學員在3個月內成功賺取100萬元,並強調即日報名可享有「100%退款保證」。
然而,投訴人上課4個月後發現,要達到課程目標,需購買大量額外電子輔助工具,每月額外開支約1400元。投訴人遂向該公司反映問題,並引用「100%退款保證」要求退回已繳交的34800元學費,但該公司多次以不同理由拒絕退款。即使消委會介入調解,該公司仍堅拒退款。消委會已建議投訴人諮詢法律意見,以決定是否進一步追討。
消委會敦促業界在銷售課程時,必須向消費者清晰說明課程內容及所有潛在或附加費用,並明確列明推廣承諾,例如退款保證的實施機制及相關條款。若消費者決定終止課程並要求退款,商戶有責任履行承諾。
此外,消委會指出,部分商戶以「培訓課程」為名,實則為其他商業意圖吸引客流,此類手法值得商榷。消委會促請業界立即糾正相關做法,並提醒消費者不應單憑宣傳吸引而報讀課程,應先詳細了解課程口碑,評估內容是否符合自身需要,並仔細了解相關細節後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