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大成功識別血漿EB病毒DNA 大幅提升鼻咽癌風險預測準確度

中大成功識別血漿EB病毒DNA 大幅提升鼻咽癌風險預測準確度

責任編輯:蔣璐 2025-03-13 18:30:5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透過次世代DNA測序技術,成功識別鼻咽癌癌細胞釋放的血漿EB病毒DNA分子特徵,可以更準確分辨出患鼻咽癌的高風險人士,同時發現他們將來患上鼻咽癌的風險是血漿中未有發現EB病毒DNA的人士的87倍。研究已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癌細胞》發表。

    中大醫學院早前研究證實,「血漿EB病毒DNA」篩查能為無病徵患者偵測出鼻咽癌,並預測未來患癌的風險。在本港以至華南地區等高發病地區,幾乎所有鼻咽癌病例都與EB病毒感染有關,因此檢測癌細胞於血漿內釋放的EB病毒DNA,有助診斷出鼻咽癌患者。然而,EB病毒感染相當普遍(約90%的人口都曾感染),而以傳統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作檢測,會於部分非患有鼻咽癌人士的血漿中測出測出EB病毒DNA。這情況會為以血漿EB病毒DNA作鼻咽癌診斷的方法帶來困難。

21.png

    林偉棋醫生表示,血漿中帶有鼻咽癌細胞釋放的血漿EB病毒DNA分子特徵的人士,他們將來患上鼻咽癌的風險是血漿中未有發現EB病毒DNA的人士的87倍。

    團隊最新研究顯示,透過次世代DNA測序技術,成功識別出一系列鼻咽癌癌細胞釋放的血漿EB病毒DNA分子特徵。這些特徵與一般EB病毒感染人士的病毒特徵顯著不同。相比單靠PCR檢測,能更準確分辨出患鼻咽癌的高風險人士。團隊同時發現,血漿中帶有此一系列特徵的人士,他們未來四年患上鼻咽癌的風險是血漿中未有發現EB病毒DNA的人士的87倍。研究結果顯示,利用DNA片段特徵為基礎進行癌症檢測,有助更精準地預測患癌風險。

    中大研究團隊在2013至2016年為逾2萬名沒有任何鼻咽癌徵狀的香港中年男士進行「血漿EB病毒DNA測試」,成功找出34名鼻咽癌患者,當中約70%的癌症病情屬第一期或第二期。首輪的篩查率先確定透過分析血漿內EB病毒DNA,便可在尚未有病徵前及早診斷出鼻咽癌。團隊在首輪篩查的3至5年後再為同研究參加者進行第二輪鼻咽癌篩查,亦有效地找出24個新確診個案。研究顯示透過PCR技術檢測出血漿EB病毒DNA的人士,四年後患上鼻咽癌的風險會較高。

    參與是次研究的團隊成員來自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轉化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以及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腫瘤學系,和位於香港科學園的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等。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InnoHK計劃的支持。

    頂圖: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左起)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偉棋醫生、系主任陳君賜教授及博士後研究員康冠楠博士。

22.png

    陳君賜教授建議30至35歲男性、有家族鼻咽癌病史等的高風險人士可考慮進行更精準的新型檢測。

責任編輯:蔣璐 中大成功識別血漿EB病毒DNA 大幅提升鼻咽癌風險預測準確度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