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們懷揣民意,整裝待發。2日,在行前記者會中,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誌傑回答香港商報記者提問時說,重慶要引育一批未來產業領軍人才(團隊)和青年科技企業家,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產出更多「從0到1」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果。
冀望年輕人來渝創新創業
重慶如何助力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王誌傑說,協同促進四鏈融合的創新創業生態,重慶着力構建「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和「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
談到重慶是否有望出現更多硬科技企業,王誌傑表示,重慶支持年輕人來渝創新創業,正大力推廣明月湖科創園創新創業模式,並着力構建起「教育+科技+產業+人才」的創新創業生態,營造起濃厚的創新創業的氛圍。重慶冀望越來越多的創新創業團隊能夠擁抱人工智能浪潮,疊代產品,並開發更多社會需要的硬科技產品。
王誌傑還提到,重慶要引育一批未來產業領軍人才(團隊)和青年科技企業家,聚焦細分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產出更多「從0到1」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果。完善「市場+資源+應用場景」招商新模式,圍繞未來產業細分賽道按圖索驥引龍頭、補鏈條、育集群,開闢創客中國大賽未來產業賽道,挖掘未來產業優質企業和項目。
搶佔未來產業發展新藍海
今年全國兩會,未來產業是王誌傑的關注重點。他說,重慶持續推進未來產業培育,構建未來產業發展新生態,培育重點企業68家、建設重大平台94個、在庫推動重大項目69個,形成了以兩江新區為重點的空天信息產業集聚區,以高新區為重點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以梁平、江津、永川等為重點的低空經濟產業集聚區,以巴南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以九龍坡為重點的氫能產業集聚區,以涪陵、長壽為重點的前沿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王誌傑表示,下一步,重慶將錨定「6+3」未來產業體系,深入實施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領性、標誌性的未來產業,奮力在未來產業發展上領跑新賽道、搶佔新藍海,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在空天信息產業,重慶將布局北斗和衛星互聯網融合發展基礎設施及應用場景。生物製造產業,推動生物醫藥、生物食品、生物基材料等產品和技術開發應用。前沿新材料產業,推動氧化鎵等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落地。氫能核能及新型儲能產業,加快成渝氫走廊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重點項目招引。低空經濟產業,推動控制系統、飛行裝備、綜合保障服務一體化發展。
同時,重慶將聚力成果策源促轉化,加快優質主體培育,一方面強化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另一方面強化優質企業引育。夯實發展基礎優生態,提升產業發展效能,包括強化場景應用牽引,打造一批未來產業典型應用場景;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製,加大對未來產業領域重大項目、重點平台支持力度,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共同推動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落地。(記者童文武 蔣曦)
圖說: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誌傑接受香港商報記者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