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市場持續升溫。內地傳媒引述Wind數據,今年截至昨日,港股共有9家公司完成IPO,集資總額約77.95億港元。年內新遞表或更新招股書的公司達48家,遠超去年同期。另外,有超過100家公司遞表狀態為「處理中」。
中國證監會官網亦顯示,截至2月21日,處於備案流程中的擬赴港上市企業高達97家,意味港股新股企業儲備量充足。 報道指,更多不同類型的科技、半導體、新能源、商業航天等重點領域公司,正計劃赴港上市,包括「杭州六小龍」群核科技、鋰離子電池企業正力新能、商業航天企業國星宇航、創新驅動型生物醫藥企業旺山旺水等。
A股公司方面,截至昨日,共有24家計劃赴港上市,市值大多數在百億元以上。目前已有8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排隊,包括寧德時代、安井食品等行業龍頭。
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市場聯席主管合夥人湯哲輝表示,「A+H」兩地上市,為企業進一步擴大投資者基礎和籌資渠道。
企業利用香港資本平台,可以更便利地進行跨境資金的籌集和運用,以滿足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業務拓展、投資並購需求。 大型「A+H」項目亦為市場帶來示範效應。去年下半年,美的集團、順豐控股、龍蟠科技等已經通過「先A後H」方式在港發行新股。港交所去年10月份亦為預計市值達到100億港元的A股公司,開闢快速審批通道。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表示,較低的H股比例,令「A+H」公司可以更加合理平衡A股與H股市場之間的資本分布,避免過多資金需求集中。H股市值要求與公眾持股要求結合,確保上市後能夠形成穩定的公眾投資者基礎和流通市場,為公司帶來國際化投資者的關注。
富途安逸合夥人孫月鵬表示,在多家A股公司宣布啟動赴港上市、新股情緒延續等多重利好因素下,港股新股市場有望迎來更強勁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