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大灣區首條環線地鐵來了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開通運營  「地鐵+城際」廣州以一流軌交聯通大灣區

大灣區首條環線地鐵來了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開通運營 「地鐵+城際」廣州以一流軌交聯通大灣區

責任編輯:徐樂釗 2024-12-26 11:08:2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備受公眾矚目的大灣區首條地鐵環線正全力衝刺開通運營目標。隨着地鐵十一號線的開通運營,廣州地鐵的運營總里程突破700公里大關,由廣州地鐵運營的市內外「地鐵+城際」里程超過1000公里。作為全國首個同時建設、運營「地鐵+城際」的先行者,在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進程中,廣州地鐵與創新中國同頻共振,開啟交通強國建設的嶄新篇章。

打造「環+十字+放射」狀軌交骨架

「K4進路排列完畢,配合人員已到達安全位置」

「K4進路排列完畢,可以動車」

「滴——」

10月24日,隨着熱滑總指揮黃國慶下達最後一組指令,廣州地鐵十一號線的電客車開始在隧道內以時速80公里的高速開始最後一條進路熱滑測試,標誌着廣州首條地鐵環線在成功「閉環」。從2007年提出建設環線地鐵,到2024年底最終實現開通運營。

為什麼,廣州迫切地需要一條地鐵環線?自1997年6月28日,廣州地鐵一號線首通段建成開通試運營,二十多年來,廣州地鐵線網不斷延伸,越來越多的市民將地鐵作為出行首選,地鐵線網也面臨着巨大的客流壓力。為滿足市民對美好出行體驗的要求,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的出行服務,同時,落實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廣州城市發展戰略,帶動廣州市中心向外圍地區發展,形成密集的產業發展帶,全力推動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成了廣州地鐵要承擔起的使命。參考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的成熟經驗,建設大運力、多換乘的地鐵環線,成了廣州地鐵可靠的選擇。

微信圖片_20241226110953.jpg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是大灣區首條環線地鐵。

2007年,為了配合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廣州地鐵就參與制定了《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深化方案》,首次提出廣州地鐵線網應該設置環線,最終經過多方專業論證,最終確定未來廣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總體呈「環+十字+放射」狀骨架的形式。廣州首條地鐵環線——十一號線,應運而生。

地下「內環路」一線環通五區

在廣州地上,被稱為「一環」的內環路於2000年正式開通使用,對廣州城市交通格局變化、交通服務水平改善、推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作為廣州地下的「一環」,要承擔起聯通線網的功能,廣州地鐵十一號線從誕生之初就被賦予了更多的期待。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起於新滘東路,經琶洲會展中心、員村、天河公園、華師、廣州東站、雲台花園、廣州火車站、流花湖公園、荔灣湖公園、芳村、廣州造船廠、逸景路,之後沿新滘路閉合形成環線。全長 44.2公里,全部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全線共設31座車站。

作為廣州首條地鐵環線,地鐵十一號線在廣州地鐵線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線路以「環」為形,勾勒出了廣州城市的「城市圈」「交通圈」「經濟圈」、「文化圈」。

就城市圈而言,該線路所經區域為廣州市主城區,途經天河區、白雲區、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沿線重要功能區主要有南中軸地區、琶洲-員村地區、白鵝潭地區,同時輻射北中軸、白雲新城等。

微信圖片_20241226110939.jpg

琶洲站站台。

在打造交通圈方面,該線路串聯廣州市主城區,連接琶洲、廣州東站、火車站、白鵝潭(芳村)等四大樞紐銜接聯繫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緩解中心區交通壓力。同時,與既有運營及未來規劃的相關線路換乘,全線31座車站,其中換乘站達26座,今年開通運營時有14座車站與既有運營線路實現換乘,是名副其實的「換乘之王」,將大幅改善中心區網格換乘條件,強化線網整體性,增加廣州重點建設地區的交通覆蓋。

作為廣州最「值錢」的地鐵線路,十一號線串起琶洲、金融城、天河北、白鵝潭、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等重點發展板塊,將天河北CBD、金融城CBD、琶洲CBD、白鵝潭CBD等經濟中心緊密連接。

十一號線更勾勒出廣州的城市文化圈層,涵蓋具有嶺南特色的飲食、文化、商貿、景區等,讓市民和遊客得以體驗嶺南生活的品質和溫度。為實現走一圈認識一座城,體驗一種生活和文化的目標,廣州地鐵十一號線在裝修中導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爭創全國首條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示範地鐵線。

微信圖片_20241226110949.jpg

雲台花園站站台寬敞大氣。

建設難度廣州地鐵之最

在廣州環線地鐵建成運營的北後,地鐵十一號線建設難度、規模和施工風險挑戰也堪稱廣州地鐵之最。

廣州,素有「地質博物館」的「雅稱」,複雜的地質條件經常會給建設者們提出讓人頭痛的難題。而在地鐵十一號線的施工中,更是3次過珠江,5次穿公園,9次穿鐵路,12次下穿、9次側穿高架或地鐵隧道,成為地鐵十一號線建設者們記憶深刻的數字。

該條線路建設採用廣州地鐵甚至廣州市首創的新型投融資管理模式。在建設過程中,克服珠江三角洲海陸交互相沉積平原地貌、碎屑岩台地地貌、五山碎屑岩台地地貌、丘間沖洪積穀地地貌、低丘地貌,以及城市建成區、老城區,地面高棟建構築物眾多、地下管線密集、周邊社會環境複雜等帶來的諸多挑戰,多種工法輪番上陣多項創新首次落地、首用總承包施工管理模式、「工廠化」作業提升效率、大體量大斷面凍結法、首用全逆作法施工、裝配式車站施工、裝配式車輛段施工、引入裝配式機械人。

地下非遺文化長廊品嶺南文化

廣州是一座有着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是嶺南商都,擁有開放吸納、包容並蓄、快樂樸實、有溫度的嶺南品質生活文化。地鐵十一號線位於中心城區,串聯老城新城,涵蓋具有嶺南特色的飲食、文化、商貿、景區等,通過打造文旅特色線,讓市民體驗嶺南生活的品質和溫度,通過走一圈,認識一座城,體驗一種生活和文化。

線路分別從越秀、天河、海珠、荔灣、白雲5個區各選取1個站點作為非遺重點站,即廣州東站、廣州火車站、芳村站、琶洲站、中醫藥大學站,以及除員村站、天河公園站外24個非遺標準站,以輕量化文化圖騰、非遺文化展示櫥窗、藝術品展示牆、LED多媒體展示屏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和傳播非遺文化知識。

在設計理念上,通過挖掘廣州歷史文化特性,形成了非遺重點站「五羊銜五穗」的文化圖騰,而標準站則在圖騰中融入「衣、食、住、行、景、史、商、學」八大範疇的嶺南特色;另一方面在非遺主題選取上,通過對廣州的世界級、國家級、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進行整理、類目合併,挑選了粵劇、廣繡、廣彩瓷、廣東醒獅、廣雕、傳統醫藥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與車站進行融合設計。

微信圖片_20241226110936.jpg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正爭創全國首條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示範地鐵線,非遺主題站芳村站在站廳櫥窗重點展示了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廣繡和具有嶺南傳統文化特色的廣雕。

五個非遺重點站分別圍繞「粵舞升平」「粵繡錦華」「粵雕精工」「粵韻芳華」「粵彩鎏金」五大主題加以呈現。其中,芳村站的主題為「粵繡錦華」,文化圖騰在「11」這一數字上採用了「五羊銜五穗」和「廣雕窗花」作為主要元素,站廳櫥窗重點展示了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廣繡和具有嶺南傳統文化特色的廣雕。站廳共設有兩組文化展示櫥窗和一組藝術品展示櫥窗,出入口標識也同步植入了非遺元素,使整個車站的設計風格更統一,別具一番嶺南韻味。

微信圖片_20241226110942.jpg

芳村站的文化圖騰在「11」這一數字上採用了「五羊銜五穗」和「廣雕窗花」作為主要元素。

微信圖片_20241226110945.jpg

琶洲非遺主題站的主題為「粵舞升平」,櫥窗重點展示廣雕、廣彩瓷、廣東醒獅。

通過對車站非遺文化宣傳的創新設計,通過主形象、導視系統延展、實物展示等多形式的宣傳手段,實現立體三維、多角度、多維度對非遺文化的傳播。

為乘客提供更舒適地鐵體驗

630台電梯「加持」,首設兩線上下疊島換乘。作為「換乘之王」,地鐵十一號線既要承擔起快速疏導乘客的功能,又要讓市民乘坐更加舒適,一切的安排都考驗着建設者們的心思。

作為廣州首條地鐵環線,地鐵十一號線不僅車站數量多、換乘站點多,且主要穿越中心老城區,部分車站埋深較深,單個車站的體量也更大,為了給乘客提供便捷的出行條件,車站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電扶梯的合理設置分布,廣州地鐵十一號線安裝630台電扶梯設備,包括電梯89台,扶梯541台,這相當於三至四條普通地鐵線路的電扶梯數量,在國內地鐵建設、運營中也較為罕見。其中,中醫藥大學站、彩虹橋站、沙河站的電扶梯數量達就分別達到48台、43台和41台,將會為乘客乘車提供極大的便利。

线路图.png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線路圖。

為了最大限度提升乘客乘車體驗,有效解決平層換乘中多條線路客流擁擠的問題,廣州地鐵在車站建設中開展了積極探索,換乘模式採用疊島換乘,即兩條不同線路的島式站台,上下重疊布置,無需設置換乘節點,實現兩線之間最短距離換乘。其中,中醫藥大學站為地鐵十一號線與在建地鐵十二號線的換乘站,車站設置10部電扶梯,上下直接連通兩個站台,實現高效換乘。

隨着十一號線的開通運營,廣州地鐵的運營總里程突破700公里大關。廣州地鐵運營的市內外「地鐵+城際」里程超過1000公里,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融合發展圈正悄然成型。(記者黃裕勇)

頂圖:十一號線地鐵列車。

微信圖片_20241226110932.jpg



責任編輯:徐樂釗 大灣區首條環線地鐵來了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開通運營  「地鐵+城際」廣州以一流軌交聯通大灣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