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發表第三份《施政報告》後,多位官員今日(19日)繼續舉辦記者會,講解相關政策細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回應記者時透露,有1名香港居民已入選載荷專家,並已前往北京接受訓練,一般需要兩年或更多時間,他期望對方訓練順利,今後有機會能夠進入太空。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北都試行的「片區開發」3個試點分別位於新田科技城、洪水橋/廈村和粉嶺北,今年底前會開展市場意向調查,爭取明年為首個片區招標,片區由發展商綜合開發和建設,新做法會加快項目進度及政府資金流。
《施政報告》提出由行政長官主持「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督導委員會」,孫東解釋是因為港深創科園已達國家級層面,委員會將會負責具體政策及統籌工作;而由他和一名深圳副市長會主持專責小組,就重大事項研究和協商。港深創科園公司會負責香港園區整體發展的實務工作。孫東又提到河套港深創科園未來會定義為「國內境外」,希望國家在資金出境能採取更靈活便利的措施。特區已與國家部委討論,得到部分積極回應,當中國內合資格的機構和企業如在園區進行合作研究,資金調撥會有相對靈活措施。
他回應記者查詢時透露,本港有1名載荷專家入選國家第4批預備航天員,並已赴京接受兩年訓練。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則提到,有關參與國家嫦娥八號任務,當局會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下,成立一所新的研發中心,目標要完成一項由國家航天總局委派的任務,就是研發一款能夠兼顧流動充電及能夠在月面靈巧操作的多功能作業機械人,研發中心會由科技大學牽頭,港大、理大、城大等多間本地大學都會參與,當局亦會與內地和海外機構協作。
甯漢豪:片區發展模式可增快進度和政府資金流
《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試行「片區開發」模式,並已物色了3個分別佔地10至20公頃的片區作為試點。甯漢豪表示,3個片區試點分別位於新田科技城、洪水橋/廈村和粉嶺北,會在今年年底前,陸續為3個片區展開市場意向調查,務求為公開招標做好準備,並爭取明年之內為首個片區正式招標。
甯漢豪續指,每個片區都包含具商業價值的項目,例如私人住宅發展項目,公共設施地帶,而3個試點片區的土地用途規劃,已經完成法定規劃程序,當局在收回土地後會公開招標,片區由發展商綜合開發和建設,待公共設施建好後,再交回給政府營運。這樣會加快項目落成及增名政府的資金流。
她又稱,產業發展是北都建設主要目標之一,而產業發展除使用傳統賣地、批地模式外,當局還正探討由政府成立和牽頭的公司營運個別產業園區,讓政府可以主導和參與營運;當局會先用洪水橋或廈村新發展區內部分物流用地作為研究場景。
至於未來10年,甯漢豪表示,合共提供3000公頃熟地,符合數年前的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建議的水平,有關熟地來自政府主導項目,6成在北都都會區。今年底前亦會為交椅洲人工島提交環評報告,明年完成法定程序,爭取今屆政府任期內開始填海。(記者:李銘欣 / 攝影:崔俊良)